挣扎与彷徨

高三之前

高中的往事已回忆数次,无非就是这样的开局:不自信/想要变强→怀抱着不切实际要当科学家的妄想→逼迫自己,强迫症/形体化→后悔,无力改变现状。那个时候,基本是个人我都会感到羡慕,我沉沦于无止境的痛苦之中,每天都感觉过得浑浑噩噩,觉得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就这么被强迫症给废掉了。不论我怎么努力,都感觉自己被限制住了,就是发挥不出来自己的能力,考试也极少进年级前50,比起我初中玩着考入班级前十,现在的我稳在班级前50%都困难。

现在觉得一切不过都是借口,强迫症也并没有那么可怕,虽然它让我的生活变得不太舒服,形体化的后患仍然存在,但并不影响我掌控自己的人生。当时成绩上不去,是我做了太多琐碎的事,摘抄或总结了很多笔记却很少复习且断断续续,自发刷题只坚持了英语,总之没有高效率地学习。顺带一提,这里提到的有些毛病我现在都还没有改掉。

在高二的时候其实我已经认识到(现在我都不知道这种认识是否正确),自己或许不能专精于任何一个方向,因为努力学习后也考不到年级顶尖水平。比起某方面的专精,我可能更适合成为全能型庸才(但其实这样我也做不到),所以当时就买了心理学、计算机、美学、音乐的书来看,还读了《混血豺王》和《比尔盖茨传》等。但是这一切在高三到来的时候就又被我抛掷脑后。

疲于奔命

高二暑假是我此生最短的暑假,短到只有两天。暑假前半段被迫参加每天200块的“名校通”,暑假后半段又要回去补课,回去前的一周我又自愿交钱补习化竞,顺带一提,后期到开学的这段时间我看完《钢之炼金术师》全套漫画。

那个时候,我看到了北大2020的招生简章,简章十分精美,花花绿绿,我们班上放了几本,于是我便热衷于阅读它。那个时候我被北大所深深吸引,开始幻想能不能考上,并且由于自己心态的困境,我特别想去心理学系。其实去不去心理学也无所谓,那时候我觉得读个考古都可以,反正是北大嘛。这样靠着专项计划,我还是得考到680分才可以,而我只有650分的水平,平时的模考只能考580~620区间。

我开始思考着自己如何达到这种“飞跃”,大概是一定要去找自己的节奏,有针对性地提分。前边还是比较顺利,在11月的一次模考中,我同时取得了语文(128,之后再也没达到过)和化学的双班级第一,年级31名,之后一次考试我坐在第一考场,考理综时心态突然崩溃,结果理综考了190,好状态完全止步于这次考试。于是我开始不听讲,不按着学校的复习进度来,自己整些笔记、刷题、网课,这些全都上了。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,我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进步,后边越来越过分。先是伪造病历去办了走读证,在学校旁边租了个小房间便于每天走读回去多学会,也方便刷网课。因为买的网课太多觉得刷不完,然后又跟班主任协商,翘掉四节晚自习。我开始觉得学校老师讲的啥用没有,平时的作业很多都在抄,觉得极其浪费时间,待在学校我都觉得痛苦,我把自己没有进步的错误都归咎于是学校限制了我。一轮复习结束,二轮复习开始,我觉得自己还是老样子。结果这段时间成绩不断下降,位次连着四五次都在一百名开外,老师也在找我谈话。

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回家复习去了,结果没走几天撞上疫情,大家都只能在家学习。在家期间我的神经十分紧绷,每天的平均时长在14个小时以上,基本每天就是6点多起床一直学到晚上11点多,除了过年有两三天偷了个懒,三个月没怎么变过。也算是刷完了学校的二轮资料和几本网课资料。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起色,从三月起学校开始让学生印模考卷做,我仍然只能考620左右,此时心态十分炸裂,后悔却又无可奈何,那个时候平均两天就会改一次qq签名,正能量的鸡汤背后是深深的负能量。我反思前面做的这一切,终于承认了自己就是普通人的事实,为何要追求680这一虚无缥缈的目标,就这样舒舒服服地苟着不就好了吗?

回归正常

4月回到学校后我就开始佛系了,不再想着自己去做些什么,而是按部就班地跟着学校。回来的第一次模考,我在数学113血崩的情况下考了年级36,惊艳了一些同学。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又到了100多名,然后又考了43名,之后就回到以前的段位,考60名左右的水平。事实证明,回家学习的这段时间我大概就物理有了进步,最头疼的数学还是老样子。进步最明显的是心态,我开始没那么在意高考,而且开始对现状持接纳态度,珍惜毕业前的日子。我会趁着晚上走读便利,和朋友去吃华莱士、克莱堡、烧烤,甚至有一天住到他家里。考前两周我为全班同学吹奏《追梦赤子心》,高考完我回去给一位尊敬的老师吹奏《离歌》,弥补了高二的一次遗憾。

那段时间,我也常思考未来,不再去追求一时脑热的化学和心理学专业,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就学个计算机专业,到时候出来工作挣钱就行了。看知乎推荐觉得北邮是一所不错的学校,因为就业率非常高,华科也可以,有“北北邮,南华科”之称。我给自己的计算机专业学校排名是:浙大→北航→华科→北邮→西电/西工。虽然佛系,高考我仍旧全力以赴,最后655收场,语文数学略炸,英语正常,理综略超常,总分是正常水平。周围不少平时一般的同学考到了670+,确实还是有点点不甘心吧。

报志愿的时候,这个分数在我省提前批次确实可以冲一冲华科,往年最高分数是656。但是华科CS给的名额很少,又是热门专业,所以心里没底。就这样,提前批我填了华科(只写了三个专业,还不服从调剂,事后后悔了,因为这不是稳进CS的方案),本一批填了北邮。其实这个分数挺合适的,分低一些我会进入华科非CS专业(光电/能动),分高一点(>660)我说不定会冲进浙大的差专业。最后,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多余,顺利来到华科CS。从结果上看,我的高考是比较顺利的。

一晃而过的暑假

暑假开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,比如说学完标日上下册,还背了一些日语单词;口琴继续练;本来说要做视频,还是没有去学,懂了Pr基本操作,在9月初才剪了一个自己勉强满意的视频;骑车上国道,玩了一天多。

知道自己被华科CS录取后,我又开始“蠢蠢欲动”了,因为本质上我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。因为高中的“难忘”经历,我果断地认定卷加权不是适合自己的道路,如何把大学生活过得丰富且有意义,是我最为注重的。早在高考之前,我就听说过华科的“三大团队”,抛开一些功利性的东西不谈,单是出于向往“互联网大学”,我就很想加入。于是我加入了秋招群,在自己并不清楚想要选什么方向的情况下,开始准备冲击联创Lab组,至于为什么是Lab,因为Lab的学习指南里有C,在看到招新信息的时候我已经学了一周的C,不想浪费基础(现在看起来有点可笑)。于是暑假的后半段我每天抽很多时间去看C、Linux,但是都是刷视频且浮光掠影;试着啃了一下黑皮《计算机科学导论》,每天刷个十几二十页,也感觉很难吸收其中的知识,看后就忘。

从这里我开始产生一个矛盾:自己有明确想要学的东西(日语、口琴、视频),但是因为我有别的东西要追求,所以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。要做的事多和有限的精力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。现在思考一下我想加入团队的原因,无非:①因为高中怎么学都考不进年级前列,对卷加权这件事没有信心,想建立自己在其他方向的优势;②不想继续卷,觉得团队能带来有意义和丰富的生活。其他原因都能归咎于这两点上——想变强/想过不同的生活。

但是要加入团队,又不得不经历一个卷的过程,要努力卷进团队,就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。

步入大学

确定方向

来华科以后,新鲜感很快就过去,由于疫情,军训只持续了不到两星期,最后一天坐在潮湿的地面导致我感冒了。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就是冲击团队。我同时报名了冰岩、联创和Dian,最开始招新的是冰岩,根据我学习的内容,我选择了程序组。

那个时候我的基础,就是C语言能写printfiffor循环的程度,连指针和数组都不会用。是的,美其名曰我暑假自学了C语言,其实就是刷视频,而且还没刷到指针,自己的代码能力几乎为0。Linux知道一些如lscdpwd等的常用指令,自己配好了Vmware虚拟机。还稍微看了一点HTML和Python,但是几乎不会用。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报名信息里吹得天花乱坠,把会的东西全部展开说,达到凑字数的目的,显得这个人很厉害。笔试时拿到题目,我几乎完全懵逼,但是还是硬生生的都编上去了,所有代码题和程序设计题都不会,就强行整个思路上去。最后笔试通过,国庆那天去了1006面试,为了试图作出“努力”的样子,我中午不到1点就到了,然后坐在那里为面试复习,拿起黑皮《计算机科学导论》,但是说实话什么都看不进去。那边有一两个学长学姐,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寒暄。我当时思路清奇,走过去跟lyt学长说:“虽然笔试题我都不会,但我还是尽了最大努力去编答案”,似乎是想体现自己的顽强意志,结果得到了“不是给时间学了吗”的回复。然后面试开始,自我介绍,然后谈了自己会的东西,我刻意强调了自己会的都是很简单的皮毛。最后lyt学长问到如何用Python来把一个字符串逆序,我自然是承认自己不会。我最后还不忘补了一刀“我也存在一些同学在群里说的问题,就是像高中一样啃书学习,缺乏实践”。面试自然而然是被挂掉了。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菜,所以后边的联创和Dian连笔试题都没有做。

当时我觉得,程序组的题目这么难,我自学一学期后端应该也进不了组,而且我高中数学就不是很好,编程可能比不过一些大佬,还是选一个大家都是零基础的、好入门的方向吧。那时候就在知乎上搜,发现前端学习路线非常明确,好像比较简单,加之我之前有一点点HTML的基础,觉得努力学一学期应该可以冲一冲团队,于是我就立刻决定学前端。那时真的是特别想去团队,不去想自己到底热爱什么,想的是什么方向适合我冲击团队。

其实大学四年的时间很长,完全可以什么方向都学一些,再看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方向;或许自己不适合搞开发,那么就应该去读研。但我的决定就是做得这么快。

生活与学习

我的大学,从一开始就放弃参加内卷游戏,选择冲击团队之路后,我还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一些。于是加入了车协,去骑东湖、骑八分山、骑到武大。武大百团的时候,我还加入了樱之音口琴社(虽然加入后从没参加过活动)。

不知怎么,现在的我已经没法沉下心来玩很长时间的游戏了,玩的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做别的事情的时间变少,内心就会产生焦虑。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,初中那时一日十来个小时的游戏生活已经彻底远去。其他时间,就是看一看动漫,比起新番,我倾向于老的经典番剧,名作之壁。暑假看了凉宫、石头门、强风吹拂、排球、轻音、京吹,开学后继续看巨人、狼辛,后来又看了钢炼03、小圆、天元、Fate…

然后谈谈学习吧,为了抽出来更多时间来学技术,学校排的课我都疯狂水过,还翘了不少课。平时简单自学一下,做作业都是面向答案,考前再突击一下,第一学期除了期中线代挂掉,其他的科目都还能看,总加权也算混进了前50%,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
但是技术学习,我还存在很多问题。首先我学习主要靠看视频(视频比较系统,看完了可以大概知道一个东西怎么做),而且对于100多集的视频,我一天也就看3~6集,所以学起来的速度非常慢,学完了还缺乏实践。于是就这样,我花了三个多月才完三剑客基础+Markdown,这种学习速度让我变得更加自卑,我不停地安慰自己:“不可心急,日积月累”。我想冲团队的愿望也影响了寝室的氛围,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学习技术上的东西。

还有一件不愿提及但是不得不提的事就是摔牙,那时候我也抑郁了一阵子,觉得自己不能啃东西了什么的,但是时间可以冲淡悲伤,现在的我也逐渐接纳了这件事。

忙碌的寒假

我把寒假当作自己冲击冰岩的关键期,所以依然努力学习前端技术。我深入了一些JS,照着冰岩往年的笔试题来补充知识点,看了不少博客,最后觉得自己的实践能力不足,所以又复刻了一些页面。

因为团队是鞭策我学习的重要因素,有时候我会上网搜索信息,读完以后我就会动力十足,继续学习。一次在Github上搜索冰岩,找到了以前夏令营开的仓库,以此我了解到了gc学姐,一次问她js问题的时候,她向我发了一篇博客,是xiong35学长的。当时我就觉得学长很强,这激励了我花了三天时间,去搞了一个WP博客。然后我也加了学长的好友,稍微聊了一些后他鼓励了我,说我春招很有希望进入冰岩。当时的我,确实也有了一些进入冰岩的自信。

冲冰岩失败

开学以后,我一直期盼着冰岩的招新信息。这段时间我继续完成寒假的项目,以及看博客补充新的知识。很快招新就来了,因为心里激动,简历我是改了又改,最后我作了个大死,说自己搜冰岩的信息,想借此体现自己的热爱。殊不知,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天大的坑。我以为秋招面试被挂能带来一些教训,结果春招时我情商还是老样子。

就这样我一路杀过简历、面试,实习选题时,我不敢给自己选太难的,就还是老老实实复刻网页。因为实习只能通过很少的人,而实习名单里好像有实力很强的大二学长,我就还是不自信。实习期我疯狂翘课抄作业,硬是把所有Level基本完成了,展示时我想让自己说得更有条理一些,于是准备了稿子(作死*2),展示完后我觉得自己稳了。

然后就到了组面,在门外,我开始在脑海中构思着自我介绍。我一进门气氛就冷到冰点,然后就是我自顾自地说了很多(作死*3),接着被xiong35学长问到查资料的事,我也没有作出很好的解释。之后面试官问我还有没有什么问题,我反向让他们继续问我,结果被问到了答不上来的问题,场面继续尴尬。后面结局基本就注定了,组面没有通过。

继续迷茫

组面结束后的那个下午,我就不带手机绕着主校区走了一圈,以排解心中的苦闷。后来我的舍友A通过了冰岩程序组的考核,舍友B通过了Dian的考核。当时最想进入团队的我就这样落败,而他们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,就这样顺利进入了,一点都不羡慕是不可能的。

后来xiong35学长找我谈,说我技术很强,但是因为如上列举的原因没有让我通过,自己的风格和团队不符,让我找到适合自己的组织。后来我又联系了欧阳学姐,她说我“痴迷于技术”,“有种理工男呆呆的感觉”,“像个geek”,“忽略了一些情商方面的东西”(当然,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像个Geek,因为Geek这个词给我一种很强的感觉,后来HackDay的队友也认为我完全不像是geek)。

我开始迷茫了,竟然在技术过关的情况下,因为别的因素被团队挂掉,我不太能接受这个结局。而且说我技术很强,那个时候我还真的相信了,开始考虑换方向,甚至是读研——毕竟学习能力强嘛,又何必局限于“简单”的前端。但是我技术真的强吗,也不强。学了五六个月还是这么点水平。想想xiong35学长充沛的精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,从零开始40天就能写博客的前后端,我就觉得自己什么都算不上。最后我还是继续学前端,不想浪费基础,而且还可以继续冲击团队。

可是说实话,我真的喜欢前端吗?不喜欢也不讨厌吧,遇到Bug会抓耳挠腮十分难受,可是解决问题时也会有巨大的成就感。写出赏心悦目的页面也可以给我带来正向反馈,但是也就仅仅是网页而已。现在我最需要的,大概就是要做出一个产品吧?一直孤立地自学,啃厚厚的书籍却什么也不做,又有何乐趣可言呢?总之,我目前还像是停留在“为了学习而学习,为了团队而学习”,而不是“为了需求而学习,一边实践一边学习”。

这学期的课内学习要比上学期拉跨了,一来是课业明显变得繁重,二是难度开始加大。我的态度也比上学期要松懈了许多,作业中有很多没有搞懂的内容,考试前复习得也不充分,就这样,我的微积分期中考试直接挂科。以后必须要改善学习方法了,不想投入时间又不想挂科的话,必须要依赖网上的“速成课”,或者慕课。

现在的我,还是想先坚持前端的路线,体验一下开发到底是什么感觉,后续作出的决定,很大程度上与我有没有进入团队有关。之前我想的是本科毕业就去投前端岗,去大厂996,但是最好还是读一下研究生,去外企955吧。

希望HackDay和暑假的夏令营能带来一些转变吧。

Hack Day

以下记录HackDay经历和带来的一些转变:

那是一节国际金融公选课,抄完大物答案百无聊赖的我打开了微信,看见了联创的最新推文——HackDay Reboot。其实这种比赛,我一般是不敢去想的——奖金丰厚、大佬云集,既然标榜是“极客狂欢”,和我这样的蒟蒻又有什么关系呢。但最后思量着,6月14日结束后应该来得及备考期末,况且可以学到不少东西,我还是决定报名。

进入FAQ群后,我本来决定报名后到现场组队,令我没有想到的是,一个冰岩的同学邀请我加入他们。最后三个冰岩人和我这个野路子组成了“启明好难队”。既然和冰岩同学组队了,我就不敢掉以轻心,生怕拖了他们的后腿。

我开始做知乎的项目练习前后端交互,开始写移动端,学了swiper插件(用于移动端滑动页面),由于发现原生JS的效率实在不高,在参加比赛的前一晚我入门了JQuery。

6月13日很快到来,我们先是在报告厅举办了开幕式,然后来到12楼,我被满眼的饮料和零食惊到了,没见过这种大场面。我们之前储备的idea押到了今年的关键字“择”,于是每个人就开始各搞各的,详细比赛过程就不多言。白嫖蒸功夫、披萨、小龙虾、K记的感觉真是太爽了,明年还来。

这次比赛印证了一点——我的技术确实存在短板,思维也常常跟不上,很多需求没做出来,设计的图也只用到一张。后端帮助了我很多,包括熬夜一整晚帮忙理清部分JS逻辑(惭愧)。命悬一刻的时候,都是后端救了我。没有我的队友,真的连阉割版产品都拿不出来。
一轮筛选的嘉宾有思否CEO高阳,有幸通过一轮筛选进入二轮,虽然最终没有获奖,但是已经很满意了。

顺带一提,同房间的大佬做的游戏实在牛逼(Re0从零开始的HUST生活),现场效果爆炸,拔得头筹。听到他们的商量和激烈的辩论,我发现,原来这就是Geek,他们对编程的热爱,是溢于言表的,即便是旁人也能深受感染,不像我遇到Bug时的萎靡无力。

经过HackDay,我认识到,学习编程是为了兴趣而非为了团队,真正的Geek用编程改变世界。几个月以来,在加入团队的室友和我侃侃而谈,以及和冰岩同学组队参加比赛之后,我愈来愈觉得,加入团队也并非我以前所以为的那样光鲜亮丽,团队人≠人上人。抬高对方,疯狂自贬的行为是错误的。

看见大佬开发游戏的时候,我对游戏开发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,遂希望以后可以学一些框架去开发网页游戏。并且我认为,只是写网页确实有些普通,尝试客户端APP的开发也是一条可行之路。前端追求的是炫酷的特效和优秀的用户体验,我觉得也不错。当下先继续打好前端基础,不要把加入团队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,要因为喜欢,所以才用汗水浇灌它,哪怕最终什么团队都没加入,自己也可以在沁苑一隅发光发热。

双开夏令营

大一下学期很快结束,由于先前被冰岩拒绝,我打算只报联创的夏令营,但是冰岩的推文先发了出来。本来笃定只报联创的,看到推文时我还是犹豫了一瞬。

0.am,躺在床上的我突然想到 xiong35 学长曾经多开过夏令营,便立即下床拿起手机,询问他冰岩和联创夏令营学习内容的区别,以及双开的可行性,没想到他立即作出了详尽的答复,也没有劝退我。在经过深思熟虑后,为了学到更多,我打算双开。

7月5日冰岩夏令营开始,一直持续到7月24日,期间我每天和隔壁班的 kk 同学待在1006学习前端。冰岩夏令营开始后不久,我参加联创的面试并顺利通过。大概从7月15日开始,我开始双开,以14点和20点为分界线,分别完成两边的任务。

冰岩的任务大概是:写一个递归替换文件内字符串和文件名的脚本,写 http-server,用 js 和 vue2 复刻todo-list(其实任务不多,但我当时还没改正刷视频学习的习惯,vue就学了五六天)

联创是:实现基本数据结构,用 js 写 markdown 编辑器,复刻响应式守望先锋官网,最后 hackweek 当了一把后端(但是前后端都没经验,没配合好,最后拉了)

现在回首那段时间,其实学的东西真不多,原生js我早就写腻歪了,又写了一些感觉也没什么太大提高,复刻网页又没什么意思,纯纯的收获就只是学了 vue…又一次感受到了挫败感。我的学习内容,和 xiong35 学长的描述并不一致…..那段时间每天东北菜周麻婆,可能胖了几斤。

稍微荒废的暑假

暑假之前,我本来想在假期做俩项目,比如说自己手写博客前后端,比如重做 cmind。结果一到暑假就开始摸鱼,最后的学习成果就是水了几十道洛谷,刷了几套视频(linux,c++,dart),用 vue3 再复刻了一遍todo,完善搭出的 hexo 博客。

由于我在夏令营的表现不错,再加上联创夏令营 uu 们的鼓励,我收到了 web 组的 offer,起初我一直觉得做产品的冰岩可能和我更搭,联创的话,自己可能不具有“极客”气质……

但是在联创呆久以后,也和同学聊过,贵创比较自由,学技术打比赛做产品都是随心所欲的,不用被锅束缚其实还是好事,而且不同团队的同学之间也大多认识,比如加入联创后,冰岩的 xiong35 学长仍然给了我很多帮助。